关系未变,为何断了联系
偶然间翻起通讯录,才发觉有好多朋友已渐渐断了联系。虽说有事的时候仍然只是一个电话的事,但是当初最真的情谊,现如今却几乎没了联系,不得不让人心寒,反思。
熟悉的朋友,无话可说
不知道究竟是从何时起,越熟悉的人越是没有话题聊,而那些陌生的过路客似乎总有聊不完的话题,道不完的衷肠。无论是在网络里还是现实中,在那些仅有一面之缘的陌路客身上总是停留的时间过长,聊东说西,侃天话地,从天文到地理,从政治到文化,从事业到情感,似乎总有话题在说,似乎总有心伤在倒,哪怕是一个话题翻来覆去的絮叨也不觉得厌烦。不知道究竟是处于对陌生人的礼貌还是脾气真的被社会磨平了,抑或是大家都压抑了内心,只是彼此寻找到一个宣泄口而已,而对于熟悉的朋友来说,却变得无话可说了。
人生若只如初见
回头想想曾经的那些纯真无邪,单纯率真,那些真正用真心缔结下来的真情,恐怕现在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那么纯真的友谊,那么真挚的情感。而为何如此深厚的情谊却无话可谈,无处话凄凉?细细想来可能有几个方面:
- 自尊心或虚荣心:大家都想过得比别人好,所以谁都不会轻易诉说自己的心事、困难和挫折。而事实呢,似乎又都是半斤八两,只是好面子,所以谁都不开口。
- 关系越熟,有些话越说不出口:很多时候,自己只是累了、疲倦了、心烦了,想发发牢骚。而关系越近的朋友越会以为你遇到了困难,需要帮助。这时你越解释,对方越觉得你是在客气,最后好像自己真的是在寻求帮助。
- 彼此了解太多:时间久的朋友彼此之间都很了解,很多话即使不说大家也都会懂,所以干脆不说。但当有事的时候,彼此谁也忘不了谁。
- 习惯性角色:习惯了在朋友面前是什么样子的,很难改变。哪怕是有话想说,但一旦见了面,想说的话就被曾经的自己所替代,似乎还是那么天不怕地不怕,潇洒、无忧无虑,而那些想说的话可能早已被当作玩笑说出了口。
却只和陌生人擦肩
而为何一个陌生人却可以让自己放下层层戒备,打开心扉,诉说出心底最深处的秘密?
- 压抑太久,需要倾诉:心里的秘密压抑太久,闷在心里,堵在嗓子眼上,不吐不快,所以找一个不相干的人一吐为快。
- 无所顾忌:大家谁都不了解谁,今天坐在一起喝茶聊天,把酒言欢,可能明天就各奔东西,再无缘相遇。因此无所顾忌,以故事换故事,以经历换经历,互诉衷肠。
- 真实表达:大家本就陌生,所以自己的每一面于对方而言都是真实而本我的一面。因此无论如何表达,所说何言,都不会觉得别扭,不会心有负担。不但自己心中畅快了,对方也觉得真实诚恳。
患难见真情
越真的朋友越是少了联系,甚至少了关怀,少了问候。而一旦有事的时候,想到的还是只有他们。有人说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,哪怕不联系,哪怕不问候,但真正有事的时候,一个电话,大家还是义无反顾,不会觉得别扭,不会感觉唐突,似乎一直都未曾变过,不曾分开过。也就是因为这样才让自己觉得即使缺少了联系也那么的理所当然,那么的习以为常。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其实很多时候,越是感情真的朋友在遇到困难、棘手的事情时,越是怕拖累朋友,越是避开朋友,独自一人承担。越是感情深的朋友在遇到伤心事的时候,越害怕朋友的拒绝。每个人都有心伤,每个人也都有忙碌的时候。而当心伤的朋友遇到了忙碌的人想要一醉方休,却遭到拒绝的时候,岂是伤口撒盐那么简单?朋友更应该是无事时候的话唠,有事时候的诸葛亮。每个人都有需要的时候,不要因为自己今日的拒绝,而变为明日无人愿帮的结局;不要因为自己今日的一时逞强,而变为明日的朋友埋怨。
我把朋友揣兜里
真正的朋友就像兜里的手机,无论何时,无论何地,都记挂在心上,隔三差五的就会响上几声,总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,总会在心烦意乱的时候第一个想起,总会在节假日的时候你来我往。手机除了可以聊聊工作,谈谈业务,其实更多的时候可以问候一下朋友,关心一下家人。想象一下,当那些你很久不联系的老朋友在接到你的电话的那一刻,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情?